□記者張渝劉江浩 實習生賈林迤
  本報訊 雖然與第一次土地調查相比,我省耕地數據多出389萬畝,但實際有效耕種面積並未增加。昨日,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二次全省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發佈會,數據顯示,截至2009年12月31日,我省有耕地12288萬畝,其中,南陽、駐馬店、周口、信陽、商丘五市的耕地面積較大,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比重合計達54.02%,糧食產量合計占全省糧食總產量的58%。但是,我省耕地保護形勢仍十分嚴峻,人均耕地少、耕地後備資源不足的基本省情沒有改變。
  家底:我省土地分7類,耕地面積占比最大
  我省土地面積到底有多少?
  據介紹,截至2009年12月31日,全省主要土地分7類,其中耕地12288萬畝、園地347萬畝、林地5260萬畝、草地1020萬畝、城鎮村及工礦用地3079萬畝、交通運輸用地644萬畝、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581萬畝,以及部分其他土地。
  對農業大省來說,耕地是寶。調查數據顯示,我省耕地主要分佈在平原和丘陵地區。2009年底,我省平原區耕地8537萬畝,丘陵區耕地2572萬畝,分別占耕地總量的69.47%和20.93%。山區耕地有1179萬畝,占耕地總量的9.60%。耕地中有灌溉設施的8057萬畝,占65.57%。
  我省糧食產量實現“十連增”,是在實際保有的耕地基礎上實現的。我省以占全國6.05%的耕地生產出全國10.15%的糧食,不僅養活了1億河南人,每年還向全國調出約400億斤原糧及糧食加工製品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  形勢:總面積全國第三,人均則低於全國水平
  新聞發佈會上,河南省土地總督察王西同指出,綜合考慮現有耕地數量、質量和人口增長、發展用地需求等因素,我省耕地保護形勢仍十分嚴峻,人均耕地少、耕地後備資源不足的基本省情沒有改變,必須繼續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,堅守耕地“紅線”不動搖。
  他說,儘管我省耕地面積居全國第三,但人均則從1996年的1.33畝下降到2009年的1.23畝,低於全國人均1.52畝的水平,更低於世界人均3.38畝的水平。人均耕地的逐年下降,主要因素是人口增加。與此同時,適宜開墾的耕地後備資源日趨減少,目前我省鄭州、許昌、漯河、商丘等市的耕地後備資源已近枯竭。
  關註:建設用地占全省14.35%,居全國第二
  建設用地怎麼用,在城鎮化進程中尤為關鍵。截至2009年,我省建設用地總面積3566.98萬畝,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4.35%,占全國建設用地面積的比重為6.79%,居全國第二。與1996年相比,凈增加建設用地432.91萬畝。總體來講,我省建設用地的增加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基本相適應,為我省推進工業化、城鎮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與保障。
  但我省建設用地利用效率普遍較低,閑置、浪費和低效利用土地的現象還比較普遍。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,我省建設用地的投資強度、產出效率等指標差距較大,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土地供需矛盾。
  問題:農村人口減少了,建設用地卻多了
  據透露,在我省城鎮化進程中,農村建設用地不減反增。1996年到2009年,我省農村人口減少1276萬,農村建設用地反而增加124.48萬畝,人均建設用地由194.62平方米上升到247.98平方米,原因是受戶籍、社會資源配置等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,農民進城後的原宅基地和設施用地難以騰退。
  另外,農村拆舊復墾速度遠低於城鎮建新速度。按照國家規定的規劃目標要求,我省規劃期內農村居民點用地必須減少186.45萬畝,但2006至2012年全省農村居民點用地反而增加255.40萬畝,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速度遠低於城鎮建設占用土地的速度。
  “因此,我們必須進一步強化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,大力推進以節約集約用地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。”王西同說。
  背景:此次土地調查摸清家底兒
  據介紹,第二次土地調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、國力調查。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,我省於2007年7月1日起開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調查,把2009年12月31日確定為調查標準時點。二次調查首次採用統一的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準,首次採用政府統一組織、地方實地調查、國家掌控質量的組織模式,首次採用覆蓋全省遙感影像的調查底圖,實現了“圖、數、地”一致,全面查清了全省土地利用狀況,掌握了各類土地資源家底兒。
  “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統一安排,我們選擇這個時間公佈二次調查的結果。”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負責人告訴大河報記者,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5年,但這個數據仍為我省土地方面的“最新”數據,它對於準確判斷我省土地資源,客觀分析土地承載能力、發展潛力,正確認識土地利用形勢和任務,科學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,實施經濟社會宏觀調控等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。  (原標題:咱河南人均沒有“一畝三分地兒”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a00aaihx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